• 对比栏
当前位置: 查字典大学网 > 吉林的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简介
加入对比

著名的高等学府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市。校本部地处人民大街中段,净月校区设在风景如画的净月潭旅游开发区。学校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占地80万平方米,净月校区占地70万平方米。学校原名东北大学,建校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

显示全部
  • 创建时间:1946年
  • 重点学科:5个
  • 隶属于:教育部
  • 学校类型:师范类
  • 学生人数:2万~3万人
  • 博士点个数:133个
  • 院士人数:185人
  • 硕士点个数:1个
  • 男生比例:45.4%
  • 特色专业
  • 重点专业
教育学

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招牌专业,在学校的大力扶植下,逐渐发展成由培养本科生为主向培养研究生为主的势头,讲师们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高超教学技能,也着实令不少的学生着迷。

世界史

是东北师范大学的重点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国家级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东北师范大学的世界史在我国史学界是非常有名气的,很多课程不仅吸引了许多学校其他专业的学生来旁听,还引来了一些外校的学生专程来听某些课程呢,可见这门课的“魅力”之大。这个专业每年都会从历史学新生中挑选十名优秀的学生成为史学基地生,而一旦成为史学基地生就意味着可能得到本硕、硕博连读的机会继续深造,这也是其他专业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中文

一直是东北师范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历史悠久,始建于1946年,与东北师范大学同寿,在60多年的学科进程中,先后有像著名作家吴伯箫、诗人兼文学理论家蒋锡金等文学大家在这里任过教,知识积淀十分深厚,为中文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开创了辉煌的历史,奠定了博大而坚实的基础。

生物学

1996年生物科学专业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当年新生中严格选拔出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进入“基地班”学习,“基地班”实行学士——硕士——博士逐级分流连续培养的培养方式。

学费信息

    当前学费:3850—6600元/年(普通本科专业)

    文史类普通本科专业3850元/年,其中新闻学6600元/年,英语(国际商务管理,招有专业志愿的考生)13000元/年。

    理工类普通本科专业3850元/年,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060元/年、软件工程(招有专业志愿的考生)9800元/年。

    师范类本科专业免费。

就业情况

学校连续多年保持高比例就业率,近十年就业率均在98%以上。连续被教育部树立为高校就业工作典型,2004年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我校被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之一。2009年,就业中心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是获此表彰的两个高校就业中心之一,2010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是六所大会交流高校之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连续9年对我校就业工作进行报道。东北高师就业洽谈会与农博会、汽博会、电影节并称吉林省“四大盛会”,被新闻媒体誉为“东师现象”。据统计,近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对我校就业工作宣传报道500余次,就业工作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2008年,在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的背景下,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部专门编发简报,以《东北师范大学创新高校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提振大学生就业形势》为题,介绍我校就业工作经验。2010年,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分别批示,要求将东北师范大学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经验做法,向全国各高校介绍推广。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学生为本、市场为准、服务为训”的就业工作理念。在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了富有东北师范大学特色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 从“三分之一”到“内合外联”,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打破传统工作模式,提出了各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就业管理、就业指导与就业市场工作的就业工作新模式,被教育部树立为就业工作职能转变的典型。2001年,东北师大提出“内合”东北高师,“外联”用人单位模式,成立了以东北师范大学为秘书长单位的“东北高师就业协作体”,有力拉动了东北高师毕业生充分就业。该模式再次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目前,协作体院校从成立时的17所增至28所,涵盖了东北地区全部高师院校,按照“市场共建、信息共享、品牌共创”的原则,形成了以东北师大为中心、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东北教育人才品牌市场。2007年,我校联合东北高师院校成立了东北高师就业工作研究会,拓展合作新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目前,已实现了学生就业工作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2. 从“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到“全国教育人才专业市场”,实现了“区域 ”向“全国”的市场跨越

学校在毕业生质量上打造“师”字品牌,建设大区域、开放式、专业化的教育人才市场,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共赢”成为学校就业市场开发培育的基本战略。1997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百所毕业生就业基地,2001年,在原有的就业基地基础上,通过“距近校校联合,距远一校展扩”,建立以市(地)、县(市、区)为单位的区域性就业基地,并从中选设基地联系校,形成以联系校为“点”,基地为“面”,“点面结合”的毕业生就业基地网络;2003年,启动“百所城市就业市场开发规划”,以“高端巩固、中端拓展、基层引导”为原则,对全国五个区域、八个领域的两千家用人单位进行重点开发走访,在全国挑选了112个城市作为首批城市就业基地,实现了从“百校”到“百城”的跨越。在满足原有“高端”“中端”市场的基础上,2005年,东北师范大学又进一步向“基层”迈进,号召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基础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并将举办“会中会”——“东北28所高师院校毕业生到全国基层百县就业专场洽谈会”。2007年,在全国相继出台事业单位执行“用人招考制度”、“编制核定”政策以及发达地区的“户口限制”政策的背景下,我校就业市场开始导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实施企业“营销组合”运营模式,着力开发我国十大城市群的师范和非师范毕业生就业市场。2008年,又自主研发了评价市场价值的“五维”指标体系,完成了我校就业市场的一轮深度开发和精准营销。目前,就业市场已经从传统的东北地区拓展到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海峡西岸地区、西南地区,东北高师毕业生遍布全国。通过有效的市场开发与协作,参加洽谈会的用人单位从2001年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430家攀升到2009年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200家;需求信息从4000条提升到近131453条;供需比从1∶8提升到1∶17。2009年,教育部批准我校建立“全国教育人才专业市场”,成为教育部在全国设立的第一家行业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从“区域市场”到“全国市场”的跨越。

3. 实施“东师品牌”战略,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学校主动适应市场,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学校构筑了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自主规划课程组成的多样化课程体系。在“营销”环节上,严把质量关,在全国率先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毕业生“诚信认证”服务,2008被评为吉林省首家“大学生诚信就业示范院校”。在“售后服务”环节上,优先满足毕业生回校进修和深造。在信息反馈环节上,建立市场信息反馈机制。2002年以来,开展就业基地回访百余次,走访用人单位近6500家,采纳教育教学改革建议1300余条。

4. 变革信息服务手段,建设毕业生就业“无形”大市场

学校先后共投入300万元建成400平方米的就业信息网络工作室,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信息工作队伍,为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息定制,2006年又推出了手机上网定制信息服务,实现了信息的“二次革命”,使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彻底摆脱了计算机的束缚。2007年,引入了“精准营销”的理念,建立了集成“双认证”、“双视频”、“双搜索”、“双手机”、“三定制”、“四网络”的“四二三四”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并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3所全国知名高校一起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理事会成员。2008年在全国率先推出“移动就业网”,使毕业生完全摆脱获取就业信息对电脑和网络的依赖。同时,实施了“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信息化招聘方案”、“2008名校推广计划”,并与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全国人才网络招聘的门户网站进行对接,扩大了毕业生就业空间。2009年,建成全国高校首个专业化视频洽谈室及视频就业网,推出远程视频就业服务支撑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网上就业全过程服务。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承办全国教育系统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周,建成全国网上教育人才市场首席品牌。

以上数据由 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汇总整理。

  • 所处城市:吉林长春
  • 学校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 招生电话:0431-85684088
  • 电子邮箱:zsb@nenu.edu.cn